每個孩子天生都是遠視眼,正常在3歲以前的孩子都應具有300度的遠視儲備,由于生長發育的原因,眼球較小,眼軸并未達到成人水平,眼睛的前后軸較短,眼睛所看到的景物是聚焦到視網膜的后方,有些類似遠視眼的情況,不過孩子的這種“遠視”是生理性的,隨著孩子不斷的生長發育和眼球成熟,會逐漸成為正視眼。
不同年齡應該具有多少遠視儲備?
3歲以前應具有300度的遠視儲備;
4歲應具有200—250度左右的遠視儲備;
5歲應具有150—200度左右的遠視儲備;
6歲應具有100—150度左右的遠視儲備;
7歲應具有50—100度左右的遠視儲備;
8歲應具有0—50度左右的遠視儲備;
9歲成為正視眼;
如果你的孩子遠視儲備不在這個范圍內,那就有近視隱患。
有些兒童遠視儲備下降,達不到正常年齡該有的遠視儲備,這時就是眼睛給我們發來的一個信號,它正在往近視方向發展。現在家長已經知道控制遠視儲備消耗的重要性,那么,如何保護好這一點珍貴的遠視儲備不會被過度消耗呢?
遠視儲備不足的孩子在選擇弱視治療時需要“慎重”,像穿針、串珠、紅閃、光柵、弱視治療儀、軟件等這些近距離用眼或光學刺激的方法,針對遠視儲備不足的孩子是不能套用的,因為這種近距離的治療方法會促使遠視儲備消耗加速,反而適得其反,弱視沒治好,孩子卻形成了近視。
遠視儲備不足的孩子日常生活中應如何防控近視
首先,戶外運動是避免遠視儲備過度消耗的最佳途徑,可以有效預防近視的產生。戶外活動不僅能更多地接觸陽光,促進多巴胺的分泌,多巴胺能阻斷眼軸的增長,減少眼軸發育過快的風險;另外,紫外線能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,使鞏膜變硬,同樣對減緩眼軸增長有幫助。
其次需要均衡全面地攝入各種營養。在均衡膳食的基礎上,可以重點補充富含DHA、鈣、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食物。精加工的食物,會流失促進眼睛生長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,建議兒童的飲食盡量做到粗細搭配。
另外,室內光源也非常重要,還要選對合適的光源和位置。兒童閱讀光源選購要點:閱讀光源的亮度要穩定,光線集中、柔和、無眩光,以防止出現視覺疲勞。最好選用無頻閃率的護眼燈,可以減少反射光,從而保護視力。閱讀照明的光源,最好可以調整角度和方向,以滿足孩子的不同需要。
擺放時需要注意:書桌臺燈最好放置在孩子身體的左前側,這樣燈光從左前部照過來,孩子在畫畫、書寫時就不會有陰影。如果是左撇子,則需要擺放在右前側。閱讀光源要和主光源配合使用,如果只開閱讀光源,當孩子看向房間別處時,眼睛需要在明亮和黑暗中切換,容易引起視覺疲勞。
1、如何得知孩子的“遠視儲備”?電子產品成為兒童視力“殺手”
一位3歲男孩的父母向醫生苦訴:“一歲開始就給他玩iPad了,一給他就安靜,不吵不鬧,玩小游戲可以一整天不吃不喝,只能給看一眼吃一口飯”。結果到了3歲總是揉眼睛,去醫院一檢查居然是干眼癥。“這么小的干眼癥患者,醫生還是第一見到”,醫生感嘆,以往臨床遇見的干眼癥患者大多是成年電腦工作者。
這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,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不斷進入人們生活,iPad和手機成為家長們哄孩子的第一“神器”,百試百靈。孩子哭鬧不停就將iPad塞給他;孩子不吃飯就拿手機哄他;在家忙于家務或加班沒有時間照顧孩子,就把iPad給孩子安安靜靜地玩;這不知不覺中給兒童視力安置了一位隱形“殺手”。
專家解釋,iPad、手機等大多電子數碼產品屏幕使用的是LED背光源,使得屏幕亮度更高,長時間近距離視物的不良刺激,可引起兒童眼軸的增長,誘發近視產生。
此外,兒童長時間使用手機、iPad還有可能引發干眼癥。眨眼是人體正常的生理過程,起著滋潤眼球的作用。正常人每分鐘眨眼20-25次,如果長期對著電子屏幕,注意力高度集中,眨眼次數下降到5次每分鐘,導致淚液過度蒸發和淚膜分布不均勻,容易引發干眼癥。
2、定期檢查,建立視力檔案
中國的孩子近視發生率之高已是世界聞名。孩子長期用眼不當、家長缺乏對近視預防的重視等等,導致了這個令人無奈的現狀。原因是很多家長并沒有定期帶孩子去做視力檢查的意識和習慣,家長們也只有等到孩子說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時才發現近視了。難以早期發現視力問題,秋后才算賬是孩子和家長們普遍面臨的問題。
家長們應孩子4歲或5歲有一定的認知能力時開始,定期到黑眼睛視力健康連鎖免費檢測視力,為孩子建立一份視力發育檔案。
黑眼睛視力健康保護計劃——視力檔案,是對兒童建立動態的屈光發育過程監測跟蹤系統,這不僅可以及早發現眼屈光異常,如遠視、近視、散光和弱視等;還能在視力正常的兒童中,篩選出近視眼的潛在問題,并及時進行干預,減緩或者避免近視的發生。
3、保存遠視儲備,不要“寅吃卯糧”
首先,我們要了解,兒童發展為近視眼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:生理性遠視、正視、近視。一般情況下,新生兒視力較弱,其眼軸較短,雙眼都處于遠視狀態;一般,3至4歲的孩子都有200度左右的生理性遠視;隨著生長發育,視力逐漸趨于正常,小孩長到7~8歲的時候,眼球的大小基本定型了,眼軸的大小已接近了成人水平,這時候這種生理性的遠視就基本消失了,這一個過程被稱為“正視化過程。”
一般4至5歲的孩子的生理屈光度為+2.0至+2.5,也就是說都會有200至250度左右的生理性遠視,這200多度的遠視可以作為“儲備糧食”供“損耗”,“保護”他們不患上近視。在10歲前時,兒童的遠視儲備通常還比較多,大約還有150度沒有被“吃”完的遠視儲備。但如果不注意用眼習慣,近視就會慢慢顯現出來了。這意味著,遠視儲備的下降,是近視出現的一個早期信號。
需要注意的是,8歲~10歲前的孩子要特別注意“遠視儲備”,“假如他們的遠視儲備僅剩50度,如果還不改變舊有的不良用眼習慣,估計半年內儲備將耗盡,孩子將成為近視眼。如果預先得知遠視儲備剩余量,通過科學的干預方式控制近視的發展速度,至少可以將近視的發生延遲。因而對適齡兒童進行遠視儲備檢查顯得尤為重要。
4、看遠物愛瞇眼或近視
兒童近視并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,需要一個過程,如果在這期間,家長能多加留意孩子的異常舉動,或許能盡量阻止近視的發生。
黑眼睛視力健康連鎖提醒,兒童近視會通過細微的舉動反映出來,例如,看遠處的物體時會不自覺地瞇眼或者拉扯眼角,歪著頭看電視或者喜歡跑到電視機前看電視;頻繁地眨眼或經常揉眼睛;寫字時頭低得太低等等。平時多留心觀察可以及時發現兒童視力異常。
同時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:不長時間使用手機、iPad等電子產品;控制玩電腦游戲的時間和頻率;不宜在光線昏暗或者光線強烈的環境下讀書寫字;在不顛簸的車上看書;養成正確的看書寫字姿勢;堅持做眼睛保健操;多做戶外活動,多遠眺等等。另外,孩子過早、過度學習鋼琴,也不利于視力發展。
飲食習慣對于視力的發展也有重要意義,偏食會造成營養不足,影響視力的發育。適當補充肉、魚、蛋、奶等,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;鈣、鋅等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的攝入也是必不可少的。除此之外,應減少雪糕、甜品等甜食的食入。
高度近視會有遺傳傾向已是共識,家長雙方其中有一方是高度重視都會有有遺傳傾向,因而為了優生優育,為了下一代的健康,家長自身也需要注意視力的保護。
本文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!